登录/注册 搜索

汉传佛教初祖惠远与远公第一道场碧云峰清修寺

发布时间:2019-05-06 00:00:00| 作者:

     

    出长沙西行,在距益阳市不到二十公里处,大诗人李白当年填《菩萨蛮》词的沧水铺古镇之侧,有一座高矗峻拔的青山叫碧云峰。



    碧云峰是洞庭湖之南沿益阳境内第一座高峰, 海拔五百余米。在高海拔地区,她算不得奇峰大山,但由于地处“八百里洞庭”的边沿,便显得挺拔雄奇,壮观宏伟,自然景色竞显江南之美,素称“小庐山”。《益阳县志》载:“碧云峰又名小庐山,山壑幽雅,崖壁峻峭。佳木葱茏,药草繁茂,沟壑纵横,山重水复,数条瀑布左右飞旋,汇为沧水。”此山此景,实为一方胜境。 若是远观,晴天但见青峰拥黛,衬于蔚蓝天壁.如诗如画;雨天则是峰尖接天,烟笼碧树,石烟飘袅。而当你迈步登临,那山脚,那峰顶,那层峦叠嶂中,那一面面山坡、一条条山谷里,绿竹成林,杉树、松树、樟树、枫树、榉树、橡树、栗树....相依相拥,绿深如海,石级古道,野趣天然。陡峭的崖壁上,芳草野药、野花野果,丛丛簇簇,飘香惹眼,四时不绝。流泉飞瀑声中,布谷啼春,竹鸡鸣唱。登上山顶,极目四望,雪峰余脉,洞庭余波,玉练资水,益阳人烟,尽收眼底。



    更为值得骄傲的是:碧云峰由于洪荒上古临云梦泽之水,是上古之人“以水乘木”可直达之山,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,便是先圣登临、群贤毕至之处。据《一统志》和《益阳县志》记载,历代史学家考证,太史公司马迁《史记.五帝本纪》所载的,黄帝巡视天下,“南至于江,登熊湘”的熊湘山,正是今日之碧云峰!当年“黄帝造咸池,张乐于洞庭之野”的风雅之事,正是发生在这里。大禹治水,亦登上碧云峰,“以观洞庭水势”,“帝登峰”、“禹皇庙”遗迹犹存。


    正因为地理位置独特,先圣屡屡登临,碧云峰在古时名声很大,群贤无不慕名而来。山中有“摇篮顶”、“邹忌坡”,相传战国时赵氏孤儿曾在此山藏匿,齐相邹忌曾在此山隐居;屈原流放江南,登上碧云峰作  《九歌》;而宋玉则来此山建亭作《招魂》,怀念屈.....


    汉传佛教净土宗初祖、东晋高僧惠远,正是在这种“文化磁力”吸引下,于公元373年,来到碧云峰,在山中建清修寺,设“远公道场”,讲经布道,开江南佛教之宗。《益阳县志》是这样写的:“清修寺始建于东晋宁康元年(公元373年),是湖南最古老的寺庙之一, 系中国佛教南派宗师惠远所建。” 而据资料考证,清修寺比南岳最古老的名刹福严寺尚早194年。


    佛教传人中国约在公元之初。至东晋时,已成为北方的“国教",而在南方仍是佛教“荒原”。公元373年,东晋孝武帝准备登基,特地派人请北方的大和尚释道安南来,参加他的登基典礼,并传播佛教。释道安欣然应允,率包括惠远在内的弟子四百余人南下,但行至襄阳却被前秦王苻坚所掳,邀他仍回长安“主神器”。道安不干,又不能脱身,便留在襄阳译经,暗派弟子至各地。据说,当时众弟子相继都已派了任务,唯独惠远没作安排,惠远忍不住便问师父:大家都有地方去.为什么独不派我?释道安道:你还用得着师父另外给你找地方吗?你该去哪里,难道心中没数?



    这话自有道理。惠远( 3416),释道安高徒.山西雁门楼烦人,生于晋成帝咸和元年,入寂于晋安帝义熙十二年,俗姓贾,出身名门望族,父亲精于玄学,为一方名士, 母亲笃信佛教。惠远自幼聪慧好学,通六经,精老、庄之学、年未及冠,遁人空门,从师多处,最终于道安门下,参悟佛经,学习梵语,参与译经。由于他学识渊博,悟性极高,常代师授课,宣讲佛法,接纳宾朋。讲法时深人浅出,把佛理与老庄玄学融会贯通,深得同门尊重与道安器重。


    惠远当下道:那就让弟子南下代师弘法吧!江南之地,多名山圣迹,特别是秦时所置古县益阳,有女娲、炎帝、黄帝、大禹诸圣遗踪,正好沿途拜谒,广结佛缘。道安允诺。于是惠远带徒弟十余人南下,渡长江,过洞庭,于公元373年到达益阳。


    他立刻被资水两岸山川之美所陶醉,特别是听闻印度高僧不如密多已在县治对岸会龙山结茅庐讲经,便上会龙山访不如密多。两人于山顶茅庵中谈经论道,甚是火热,不如密多邀惠远一同于会龙山讲道弘法,惠远遥指东南天底矗立群峦之上的碧云峰道:会龙山已是尊者驻锡之地,此去不远东南天底这座秀出林表的青山叫碧云峰,是我中华先圣炎黄会盟、大禹治水登临之山,我当步圣迹在那里建寺,与大师相呼应。


    于是,惠远率弟子来到了碧云峰。他上峰顶拜谒圣迹,见山势如同一条巨龙,自雪峰朝洞庭呈奔龙之势,山形峻峭、林木葱茏,雄奇秀美,又有驿道连于潭、澧各州郡,便决意在碧云峰择址建寺驻锡,并很快在帝登峰东侧山腰择定了一块有清溪水流、地理学中谓为“五龙朝圣”的风水宝地,动工建寺。


    惠远的到来,碧云峰当地人很乐意接受。当然, 建寺所需资财、材料之多,也是始料未及的。碧云峰至今流传着当年惠远禅师智取张财主木材、田地的趣事。张财主名张瑞,是东侧山脚宝林冲里的一-位巨富豪绅,家财万贯,广有田产,而且饱读诗书,信仰佛教,有乐善好施之名。那天,惠远因建庙所需木材短缺,特地登门求助张财主,见面揖首道:“贫僧云游南来,今借贵方一块宝地建寺,弘扬佛法,然木料短缺,希望施主周济,此乃无量功德.不知施主意下如何?”张财主当下为表慷慨,立即回道:“法师壮举,当名垂千古,张某愿效微薄之力。庙后山坡上,现有杉木林一片,法师可选无梢杉树尽行砍伐,稍解缺木之需。”惠远称谢辞归,传说当时他已是佛法高深莫测,能呼风唤雨,知过去未来,于是当晚便在禅房焚香秉烛,步罡踏斗作法。法毕,只见顷刻间狂风大作,将庙后杉树梢全部刮断,惠远派人尽行砍伐,由此解决了建庙所需木料。


    惠远亲自督建,又经多方筹措,寺庙很快建成,坐北朝南,前后五进,规模宏大,有山门、前殿、大雄宝殿、观音殿和后殿,另建有钟鼓楼、斋楼、僧舍和灵塔,占地达数十亩,寺内供奉佛像,无一不有。由于惠远弘扬的是净土法门,秉“清修”之义,特将寺庙命名为“清修寺”,招收弟子,接纳僧侣,广纳宾朋,寺内僧众很快便达三百多人。


    此时,惠远为扩充庙产,再次造访张财主,先道了赠木材的谢意,后讲寺庙初成,僧侣众多,运转困难,提出赠庙产的请求。张财主听后,思索道:“法师所言,实属真情,张某深知钱财产业乃身外之物,生不带来,死不带去,又何曾吝惜?但不知法师需地多少?”惠远道:“难得施主如此慷慨,老纳只需一裟之地。 ”一裟之地能有多少?张财主满口应允,于是二人登上庙后山顶。


    这天,正值风和日丽,晴空万里,惠远脱下袈裟,口中念念有词,将袈裟对空抛去。只见袈裟迎风展开,化作彩云一朵,刹时荫遮九坡十坳。张财主看得目瞪口呆,寻思惠远如此神通广大,岂能收回出口之言,只得应允。惠远尽得袈裟荫笼之地,自此清修寺拥有良田一百三十亩,山林面积三千余亩,分布于寺庙周围。此事虽属野史,但如今“抛裟顶”尤在,矗立清修寺庙后.海拔452米,与登帝、卧狮两峰成情足之势。随后,惠远又在近旁建成东林寺,在卧狮峰建雷音寺,香火很快鼎盛起来,三寺相辅,僧众云集,香客如云,人称“远公道场”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惠远把一切安排停当,为完成师父释道安所授之命,于公元375年,把清修寺交托徒弟法隆住持,自己继续南下。行至江西庐山,闻道前秦、东晋淝水之战即将拉开,便驻锡庐山,建寺仍名“清修寺”,自此三十年没出远门。


    法隆为感激师父在碧云峰开宗建寺之恩,于抛裟顶建起一座“抛裟亭",并且常常去庐山清修寺看望师父,因而两地僧众来往密切。观碧云峰形似庐山,僧侣们称之为“小庐山”,文人雅士称“熊湘山”。熊湘山和小庐山之称,《益阳县志》早有记载。


    至唐代,太宗崇佛,贞观年间,中国佛教文化传播发扬至鼎盛时期,益阳更是大兴寺庙,相继建成“龙牙”、广法”“白鹿”等寺,因清寺规模之大,香火之盛,首屈一指,被誉为益阳“四大丛林”之首,有“清修天下福地,远公第一道场”之誉。 太宗皇帝曾饮赐《梵经》一部五十二卷,可见清修寺影响之大。


    文人雅 上和官室之人,亦多有仰慕熊湘山(碧云峰)、清修寺之名前来登临拜谒礼佛的。《益阳县志》载:唐代益阳曾属鼎州(今常德),山下的沧水铺那时称“沧水驿”。诗仙李白一生曾三次临沧水驿登碧云峰,第三次是流放夜郎途中,登沧水驿楼,愁思如海,挥笔写下了《菩萨蛮》词:“平林漠漠烟如织,寒山一带伤心碧,暝色入高楼,有人楼上愁。玉阶空伫立,宿鸟归飞急,何处是归程,长亭更短亭。”据宋僧文莹《湘山野录》记载:此词不知何人写在鼎州沧水驿楼,复不知何人所撰,魏道辅泰见而爱之,后至长沙,得古风集于曾子定内翰家,乃知为李白所撰。此词被誉为“百代词宗”、“千古绝唱”,吟诵的是碧云峰“寒山”之碧。


    此后,张旭、杜牧亦在此挥毫泼墨。杜牧名篇《七律.山行》那四行佳句,难道不是“小杜”步诗仙太白仙迹,来碧云峰看“寒山”之碧,观枫叶之红?“远上寒山石径斜,白云深处有人家。停车坐爱枫林晚,霜叶红于二月花。“与碧云峰秋景多么切合!


    晚唐还有一位诗家,即诗僧齐己,他是益阳人,在清修寺任住持时,曾作一首《早梅》诗,题于寺壁之上,道:“万木冻欲折,孤根暖独回,前村风雪里,昨夜一枝开。风送幽香去,禽窥素艳来,明年如应律,应发报春台。“此诗技压群芳,编入《白莲集》,录人《全唐诗》。寺前山村雪景,红梅禽鸟,好一幅古时碧云峰清修寺生活画卷。


    至宋代,大诗人苏东坡一首《五律.登小庐山》,更使人感慨:“放眼庐山上,襟怀迥不同。水光千里外,人影万峰中。瀑布流泉白,霜枫落叶红。昔年曾到此,借寓寺厢东。”洞庭水光,碧云山影,跃上诗人笔端,而清修寺的厢房,诗人不止借寓过一-次!


    南宋宰相李纲,任湖广宣抚使时,“行经益阳”,在“悉平群盗……以赃惩贪墨,戢科率、建广舍、安流离"(见清光绪金榜探花湘乡籍文人王龙文《清修山记》)的同时,作《七绝.清修山》二首,其一云:“盘纤石蹬白云间,风落崖花满路斑。峰岭横斜石重掩,个中真是小庐山。”李纲的登临、吟咏,使碧云峰倍增光彩,南宋理学大师朱熹、张栻,都曾流连此地。张被碧云峰先圣事迹吸引,在帝登峰下唐末秀才罗隐悟道成仙的“仁恕堂驻足,于幽篁蔽天之处,清雅僻静之所,开堂讲学。他将“仁恕堂”装饰一新 ,更名为“小庐精舍”,并在旁边建有“孔圣堂”、“万竹轩”。1172 年,张特邀理学大师朱熹,前来“小庐精舍”讲学。消息传出学子云集,二贤在“小庐精舍”讲学达三年之久,鼎盛时学子多达三百余人。二贤专心任教,每当授课之余,带领众弟子登峰瞻仰“三帝殿”,拜谒殿内黄帝、圣帝、禹帝神像,大力灌输齐家、治国平天下的层层哲理。此时的碧云峰,山南有清修寺佛教圣地鼓晨钟,山北有南轩讲堂儒家精舍”朗朗书声,一时名冠江南。


    三年过去,1175 年,张栻、朱熹应长沙太守之邀,前往岳麓书院讲学。临行之前,“南轩夫子”张栻对碧云峰风光景物和自己的“小庐精舍”十分留恋,依依惜别之情难于言表,回望青峰碧树,作诗道:“峰势香庐矗,溪泉峡水潺。居然一兰若,唤作小庐山。老木千崖表,孤亭万竹间。明朝向征路,回首白云闲。”夫子走后,讲座还开,直到1206年,元兵南下,南轩讲堂和三帝神像毁于兵火。然而,夫子流韵碧云峰,千年文雅白云里。


    到明代, 碧云峰仍为文人雅土心中圣地.清修寺香火之盛不亚于贞观。洪武年间,太祖朱元璋钦赐《大藏经》 一部共-百六十卷于清修寺。可见当时清修寺名气之大、地位之高。据《益阳县志》载,明嘉靖三十年前后在任的益阳知县刘激,有“远公有道场,半落资之阳”的诗句。


    清代文人们登碧云峰,谒清修寺,留下了很多诗篇。有江闿《五律,望清修山》“才觉清修近,层峦自不群。睛来犹见雪,晓望更无云。钟馨诸天迥,松杉一径分。略为行役累,瀑布未全同。”有曹跃衍《五言.小庐山》:“远公仗锡过,道场何萧爽。清馨逼诸天,遥分瀑布响。萃律香庐峰,面目香庐仿。嘉名锡南轩,悠然九老想。”光绪时金榜探花、湘籍文人王文龙,为寻李纲足迹来到清修寺,居庙数日,考证旧史,作《清修山记》传世。文豪何绍禹,来清修寺题联:“万壑拥庐山,佛地也曾名士住;片云封古寺,禅门不待老僧开。”光绪四年(1879年)起.益阳籍僧人海印和尚释永光曾在清修寺做过两年住持,于光绪六年迁往沅江庆云山景星寺。民国十三年(1924年),海印圆寂前,亲手制楠木佛匾一块, 上书“万法圆融”四个行书镀金大字.赠送给清修寺。现在这块匾仍然完好无损,存放于清修寺遗址民家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翻开明、清、民国,以及解放以来修的各时期《益阳县志》,都消楚地记载着清修寺古刹千余年的历史,并收录了自唐以来诗人们登碧云峰、谒清修寺留下的许多诗篇。我们感谢修志者让今人   能了解清修寺的非凡历史,也感谢诗人们给我们勾勒出了益阳汉传佛教文化当时的盛况,以及儒、佛、道文化的融合和山水之秀美、人文之鼎盛!


    历史是不易被割断的。清修寺佛根长在。

    改革开放乾坤扭转.百废俱兴。1986年,益阳籍僧人直真和尚寄足碧云峰下林场,遥想“远公道场”之恢复,决心首先重修雷音寺。益阳党政领导和群众,亦有此心声。1987年,时任益阳县委书记的张瑞梅,登上碧云峰作《鹧鸪天》词,道:“七二衡峰有碧云,巍巍奇绝矗苍穹。青松翠柏迎风立,四水三湘入望中。狮子口,杏花坪,雷音旧址尚遗痕。南轩忠定登高处,烟锁名山健笔凌。”1992年,时任益阳县委书记后任湖南省副省长的杨泰波,登临碧云峰之巅,作《七绝》首,寄厚望于文化旅游开发:“独秀青峰衡岳来,几多胜景几多怀。明朝一处旅游地,快择能工巧匠才。”贤达之士,亦有许多呼吁,国学先生王维立《七律.重上碧云峰》写道:“老来犹有凌云志,重上层峦访帝京。回首白云生足底,举头红日出沧瀛。南轩精舍伤禾黍,惠远禅堂剩棘荆。安得名山容作主,风光重复旧时名。”雷音寺当年属清修寺附设斋堂,原名西峰寺,由于在碧云峰之巅,内设钟鼓,当钟鼓之声响起时,“其声如雷,响彻云霄”,故名“雷音寺”。原为三进古老建筑,有前殿.大雄宝殿和后殿,素有“云中宝刹,天竺雷音”之誉,也有“寺响晨钟,疑是雷音”的威名。据传南岳圣帝曾驾临此山,并留居七日,因感觉山尖被自己坐矮,便迁衡山.搬迁中因前后照应,不觉星移斗转,佛钟刚运到岳麓山上空,忽听雄鸡报晓之声,佛钟跌落于山上树桠中,从此便有岳麓“飞来钟”传说,雷音寺也因此被誉为“圣帝故殿”。明清以来,雷音寺三次毁于火患。清咸丰年间,由内阁中书舍人蔡用锡再度募捐重建,改为两进寺庙,移“真武祖师菩萨”于庙内,更名“祖师庙”。


    1946年(民国三十五年),本乡陈爱山等人再度募捐修整,以石砌墙,盖上铁瓦,使庙焕然一新。 不料1952年即被拆毁,荒废三十余年。1989年秋,经直真和尚三年奋斗,四处募捐,披荆斩棘,兴土构木终于在雷音寺旧址建成三间坐北朝南的大殿。殿门两侧一副对联云:“月影风光含妙谛, 泉声山色演禅机。”大殿内并列“玉皇大帝”.“释迦牟尼佛”、“普贤菩萨”、“延寿药师佛”和“阿弥陀佛"神像,两厢排列十八罗汉,右边架设佛鼓- 面,上书“国泰民”四字,左右各悬挂佛钟一口,重500余斤,从此恢复了“寺响晨钟,疑是雷音”的历史景观,迎来游人接踵,信士如云。


    1994年至1998年间,梁知田等人又筹资建成了前殿和后殿,2000年建成山门。至此.新雷音寺融山门、围墙、前殿、大雄宝殿和观音殿为一体,高矗于帝登峰旧址之上。山门高达9.8米,门宽4米,门楼上方镶“雷音寺”三个大字,下方镶“小庐山”字样。进山门沿53级水泥台阶拾级而上,便是雷音寺前殿,三间杠式结构房屋,高7米,南北进深10米,东西宽12米,殿内正中供放“弥勒佛”像,后排分列“南岳圣帝”、“真武祖师”、“关帝圣君”、“无极虚空地母”和“护法韦驮菩萨”,两厢分列24位“诸天菩萨”,从前殿经一个32平方米的天井,登上9级台阶,进人正殿(大雄宝殿),正殿后面为“观音殿”,供奉着观世音苦萨。


    由于雷音寺历史悠久,又是清修寺的冠上明珠,自庙宇重建以来,求签拜佛者、登峰览胜者.旅游观光者日增据统计,寺庙每年接纳游客、信土超过20万人次,香火十分旺盛2002 年8月寺庙住持又重塑南岳圣帝金身坐像一尊 于大殿内,高3.98米,南岳宝县法师亲临主持了圣帝摆驾回銮大典。2005 年,碧云峰半山腰建起了“南岳行宫”简易道教场所,清修寺旧址发掘出《熊湘山记)半截汉白玉石碑,古寺名山,声誉倍增,清修寺也就更加声名远扬了。


    益阳佛教文化有着1600多年历史,雷音寺重建、棲霞寺重修、白鹿寺重光清修寺待出,会龙山佛教公园、益阳佛学院宏伟打造,这一束束历史悠久具有永恒生命力的人文花蕾,在益阳这块有着女娲补天、炎黄会盟、大禹治水故事和多种独特文化奇范的神奇土地上,必将开得璀璨夺目,益阳不愧为湖湘荆楚汉传佛教文化胜地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