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/注册 搜索

益阳虾子起拱

发布时间:2019-05-06 00:00:00| 作者:

    “益阳虾子起拱”传统项目在清同治年间所修(益阳县志)有记我它的起始、生存和发展均与农耕、渔猎有关,有着富于想像的楚文化传统。其制作工艺复杂,有木艺、竹艺、布艺,还有音乐,舞蹈成份,是一种民间杂要与游艺竞技。主要分布在资水下游两岸,洞庭湖西南沿益阳市境内的滨湖地带。


    虾子起拱主要使用竹、木骨架、布质虾衣制成,巨虾般长度30- 50米,需40 60人方可舞动巨虾起拱,舞虾到高潮时,虾头、虾身节节起拱高升,场面壮观。


    解放前,舞虾还有双人小虾及采莲蓬、蚌壳舞、水流星、火流星相伴开路,十分热闹。虾子起拱最初是群众在春节、元宵期间玩婴,用于迎春祈福、祭祀、祈求风调雨顺,后来发展到大型庆典、开业活动 也用虾子起拱烘托气氛。20年,《益阳虾子起拱》获批湖南省省级第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
    虾子1


    虾子3


    虾子2